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兒科主任中醫(yī)師石艷紅介紹,立夏后,天氣將越來越熱,雨水越來越多,也進入了病毒、細菌滋長旺盛的時期,人體的濕氣也隨之越來越盛,以下三個小兒養(yǎng)護要點要特別注意。
1.調暢情志
其實也不只是春季,在一年四季里,家長都應該重視孩子情志的呵護,盡量避免大聲呵斥,切忌打罵。天氣好的時候,家長可以帶孩子到室外走走,放松心情。
2.避免著涼
家長應根據天氣變化,適當為孩子增減衣物,尤其要注意腹部保暖,同時也切忌穿過厚衣物而導致汗出過多,著涼感冒。
隨著天氣漸漸炎熱,許多家庭都會開空調。家有小兒,要注意空調溫度不宜過低,以27℃~28℃為宜,風口不要對著孩子,也要避免孩子因室內外溫差大,或者活動后汗出當風而受涼。
3.調節(jié)飲食
進入夏季后,孩子往往會因貪食寒涼,而傷及正氣。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孩子喝太多冷飲、涼茶,或吃太多寒涼瓜果,往往容易使脾胃陽氣損傷而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
此外,應清淡飲食,盡量避免大魚大肉,肥甘厚膩,以免加重脾胃負擔。在食療方面則應注重健脾祛濕,助消化。
石艷紅推薦了兩道小兒初夏食療方:
1.健脾除濕粥
材料:五指毛桃15克,白扁豆10克,陳皮3克,粳米50克。
做法:將五指毛桃、白扁豆、陳皮洗凈煎汁100毫升。取汁與粳米一同放入鍋中,至粳米煮爛即可,分次服用。
功效:補氣健脾、行氣利濕,補益而不溫燥。
2.三豆糖水
材料:白扁豆15克,黃豆10克,黑豆1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白扁豆、黃豆、黑豆入鍋煮爛,加適量冰糖即可。
功效:燥濕健脾,補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