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家庭領域的性別分工矛盾是滋生夫妻矛盾的重要根源。長期的性別分工矛盾不僅嚴重影響夫妻感情,還會減損家庭功能,甚至導致婚姻關系的遺憾破裂。為促進婚姻生活的和諧穩定,增強家庭的生產、生育及生活等功能,夫妻雙方應多一分包容體諒,少一點偏執任性,多一分交流溝通,少一點怨懟指責,共同以“地位平等、意志自由、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為原則,合理構建家庭生活領域的性別分工。
■ 潘萍
當前,婚姻關系的穩定性有所下降。民政部發布的《2021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全國依法辦理結婚登記764.3萬對,依法辦理離婚手續283.9萬對,離婚率高達37%。同時,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之離婚糾紛》顯示,婚后2年至7年是婚姻關系破裂的高發期,許多夫妻以“感情不和”為由提出離婚訴訟。而這一時期,既是年輕夫妻各自尋求職業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年輕父母尚未就因生育而急劇增加的家務勞動形成穩定分工的磨合期。若夫妻不能通過溝通協商達成理性共識,家務分擔的“瑣事”便可能成為影響婚姻關系穩定的“大事”——長期的性別分工矛盾不僅嚴重影響夫妻感情,還會減損家庭功能,甚至導致婚姻關系的遺憾破裂。
家庭領域的性別分工矛盾是滋生夫妻矛盾的重要根源,并可能發展成為破壞婚姻關系穩定的直接因素?,F實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爭端是:丈夫固守傳統性別分工的秩序安排,常愛指責妻子不能完美履行家務職責,習慣把家務勞動的承擔視為妻子應盡的天然義務;妻子則期待消除傳統性別分工的刻板印象,實現去性別化的家務職責均等分配,甚至將社會文化對“賢妻良母”的角色要求也視作為父權性質的壓迫性分工。因此,為促進婚姻生活的和諧穩定,增強家庭的生產、生育及生活等功能,實現“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結婚初愿,夫妻雙方應多一分包容體諒,少一點偏執任性,多一分交流溝通,少一點怨懟指責,共同以“地位平等、意志自由、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為原則,合理構建家庭生活領域的性別分工。
保障夫妻地位平等,是家庭領域合理性別分工的基本前提
夫妻分工應當建立在彼此地位平等的基礎之上,這是當代家庭進行合理性別分工的基本前提。時至今日,婦女廣泛參與社會生產的事實已經打破了“男外女內”的傳統性別分工,并深刻動搖了“男主女從”“男尊女卑”的分工秩序與價值定位。隨著平等觀念的深入人心,婚姻關系的契約特質也日益凸顯,確認并保障夫妻人格獨立、地位平等成為現代婚姻立法的核心宗旨。憲法第四十八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因此,在千姿百態的家庭生活中,無論夫妻如何具體分配家務勞動,該分工都不應當涉及雙方地位的高低或者身份的尊卑,都應當鮮活貫穿現代婚姻家庭關系的平等原則。
容納個體自由意志,是家庭領域合理性別分工的內在尺度
夫妻分工應當充分容納雙方的自由意志,這是當代家庭性別分工獲得合理屬性的內在尺度。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類特性是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人的本質力量存在于人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之中。因而,從婦女解放的角度看,傳統性別分工的壓迫性并非僅在于它造成了家務勞動全部由婦女承擔的不平等結果,更在于它排除了婦女意志的自由選擇,壓抑了她們作為人的本質力量的全面發展。從而,現代家庭的合理性別分工應當是夫妻協同的意志組合,必須真正建立在“你情我愿”的基礎之上。而經過夫妻間個性化、多樣化的平等協商與自由協同,現代家庭的合理性別分工也沒有單一、絕對的標準化模式。夫妻能夠平均分擔家務固然是合理分工的理想結果,但這并不是說,夫妻未均等分擔家務便是不合理的壓迫性分工。當然,正如馬克思所言,“婚姻不能聽從已婚者的任性”,夫妻在家務分工時享有的“自由”,并不是可以隨心所欲的“任性”。換言之,婚姻家庭作為實體化的倫理關系組合,絕非可以輕易風流云散的情感關系。夫妻既然結婚組建了家庭,就應當各自摒除極端的利己主義,共同自覺履行自身有能力且有責任承擔的家務職責。
促進性別優勢互補,是家庭領域合理性別分工的天然要求
夫妻分工應當促進各自的性別優勢形成互補,這是當代家庭性別分工合理構建的天然要求。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曾談道,“沒有兩個人的本性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的才能是有區別的,某些人適于這種工作,某些人適于那些工作?!蔽覀儽仨毘姓J,基于才能稟賦、興趣個性等因素的個體差別,每對夫妻中常常會有一人相對另一人更適合承擔某類勞動。唯物史觀也認為,在以家庭為組織單位的人類自身再生產中,客觀存在的生理性別差異決定了婦女的地位和功能不同于男子。并且,對于個體而言,她/他在特定社會性別文化的教養熏陶下,往往會形成具有普遍規律性的獨特優勢。這種兩性分別具備的獨特優勢既不能彼此覆蓋,也不能相互替代。所以,習近平總書記一方面指出,婦女在家庭生活中具有獨特作用,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具有獨特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男同志在家庭中也要發揮作用”,“在家里不能當‘大爺’,不能回到家里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边@就是說,合理的家庭性別分工應當立足夫妻個體的差別化優勢,并以促進優勢互補為原則,其分工結果應當表現為更高效率的家務共擔。
實現夫妻合作共贏,是家庭領域合理性別分工的根本宗旨
夫妻雙方通過分工合作以共享家庭福祉,這是當代家庭進行合理性別分工的根本宗旨。馬克思在辯證分析分工的歷史作用時曾指出,“受分工制約的個人的共同活動產生了一種社會力量,即擴大了的生產力”,故而,分工的意義“不僅是通過協作提高了個人生產力,而且是創造了一種生產力”。作為人類歷史上最為古老的自然分工,天然性別分工又是各種社會經濟形態所共有的一般分工,內含著符合人類自身再生產規律的科學因素,對于家庭建設而言具有毋庸置疑的有益價值。因此,婦女解放必須全面消除傳統性別分工對婦女勞動的僵化限制與對婦女角色的刻板錨定,但并不需要徹底終結發生在家庭領域的性別分工,更不需要概括反對夫妻之間就家務勞動的效率化分擔而進行的合理性別分工。時至今日,新時代的婚姻家庭不應成為兩性利益沖突的角斗場,性別分工也不是夫妻一方對另一方實施勞動剝削乃至性別壓迫的手段或工具。只有通過同心同德的分工合作,各盡其責、各盡其能、相互成就、彼此共贏,夫妻才能集體創造出“擴大了的生產力”,才能充分享受到家庭的和諧溫馨與婚姻的幸福美滿。
(作者為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教授,湖南省婦女研究會研究員)